您好,欢迎您进入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网!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教学心得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缺项现象

2015-06-14 20:59:00 浏览量:


    所谓词汇缺项,是指一种语言里的某种事物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跟它对应的词来表达。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词汇缺项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如汉语的“气功”、“太极拳”、“武术”、“饺子”等英语中根本没有相应的词,现在翻译时有人把“太极拳”译为“Chinese boxing”或“Shadow boxing,“武术”译为

    “gong fu,“饺子”先用汉语拼音“jiao zi,后译为“dumpling”。“饺子”译为“dumpling”只取其制作相似而已,西方的dumpling更类似中国的传统食品——汤圆,比水饺的皮厚得多,而且馅很少。因为饺子是中国人过冬至和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中国人从“饺子”联想到的是节日的热闹喜庆,而西方的dumpling却没有这种联想。

    词汇缺项问题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词汇缺项问题的考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我们可以从基本词汇入手,来分析词汇缺项问题。

    1 关于亲属称谓的词

    汉语与英语的称谓类似,但英语中的称谓过于简化。如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统称uncle;姑母、姨母、伯母、舅母统称aunt;cousin指堂()兄弟姐妹。中国人的称谓则比较复杂,因为中国的家庭以父亲为中心,父亲和母亲的亲戚是有远近差别的,:姨母是母亲的姐妹,姑母是父亲的姐妹,血缘远近是一样的,但中国人的观念认为与姑母的关系要联系三代,而与姨母只联系一代,姨母死后关系就断了,所以小孩子要用不同的称呼把他们分开。而西方崇尚男女平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都是比“本人”长一辈的男性,用一个词就可以了。

    2 关于身体部分名称的词

    头、手、脚、眼睛、嘴等中英文都是一致的。英语中有一个词lap,释义为area formed by the upper part of seated person's thighs,即人坐着时大腿上方的一个区域,汉语没有对应词,只能译为 “在大腿上”或“膝上”。描写“眼睛”“头发”,英国人用blond形容女子“金发碧眼”,中文是没有这样一个专用词的,因为中国人没有金发碧眼这样的特征。同样中国人形容眼睛明亮用“秋水”“秋波”,因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秋天到来,河湖的水清澈见底。而英语中则没有把眼睛比作“秋水” 的词,因为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烟雨蒙蒙,大多数地方的水不会清澈见底。

    3 关于自然界事物的词

    即天、地、太阳、月亮、山、水等。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能引起人不尽的想象,其中有怀抱玉兔[优论论文]的嫦娥,挥斧伐桂的吴刚,“玉兔、嫦娥、吴刚”三个词英语中不会存在。太阳又称“金乌”,源自古人把太阳想象成天帝的儿子,一只三只脚的乌鸦。傍晚的太阳称桑榆——比喻老年人,古诗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就是指的太阳落山,月亮升起。金乌、桑榆指太阳,英文中不存在。 

    各个季节不同方向的风有不同的名称和含义,春风象征温暖和煦,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不同,在我国东风是春风,英国西风是春风。“西风啊,唤醒沉睡的人们吧”(雪莱),“东方风来满眼春”、“东风染尽三年顷,白鹭飞来无处停”、“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是说东风吹起,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类似“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样的概念,英国人是不会有的。西风在汉语中指秋风,让人联想的是凄凉、离别等情感。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西风,又称金风,源自五行学说的西方主金。西风让人感到伤感、失落,而英国文化中,西风吹时没有这种感受,故而相应的词语也不同。

    4 关于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差别

    英语中人称代词有主格和宾格之分,汉语中主语和宾语的形式不变化。英语中人称代词第三人称复数they没有“性别”的变化,汉语中却有“她们、他们”。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在汉语中是用结构助词“的”表示的,your(你的、你们的)。在英语中未婚、已婚和婚姻状况不明的女性各有称呼:MissMrsMs,Ms的产生是女权运动的产物,中国文化中则没有这样一个词。

    两种文化中的词汇缺项,源自两种民族地理、历史、民俗、宗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一是由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中国地形的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大多东流入海,于是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大江东去”、“付诸东流”等。中国又是多山的国家,人们对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许多跟山有关的词语也应运而生,如“海誓山盟”、“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等。英国是个岛国,   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seafish这两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如half seas over (喝酒太多)follow the sea(当水手)cry stinking fish(拆自己的台)aloose fish(放荡不羁),这些都是汉语表达中所没有的。 二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的不同造成的。比如英国人见面时第一句话往往

    是跟天气有关的,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等,这并不是说人们在询问天气的情况,而只是普通的见面用语,就像中国人见面时总爱说“吃了没”,这并不是说想请对方吃饭,而是日常问候语。由于这些文化上的差异,翻译时就无法做到字字对应。

     三是由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文化背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语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privacy,一般翻译为“隐私、秘密、私事”,但都不能把它的真正意思表达出来,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念、传统和西方不同,我们对privacy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因此汉语中也就没有一个词能包含privacy所表示的全部意义。Cowboy翻译成汉语是“牧童、牛仔”,但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看了以后还是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该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它与美国早期的西部开发有关,cowboy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而汉语中的“牧童”反映不出这些意义。汉语中有许多跟神话传说、道教、佛教有关的词语,如“盘古、嫦娥、玉帝、菩萨”等,还有不少跟这些有关的习语,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英语国家长期以来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些都在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如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hell(阿喀留斯的脚跟)比喻“致命的弱点”,Pandu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指“无穷的灾难”,Judas(犹大)指叛徒。这些词语都是各自语言所特有的。

     以上是对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缺项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使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更大程度上相互逼近其内核,使文化交际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畅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