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进入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网!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教学心得

再议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5-05-13 16:37:00 浏览量:

摘要: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周岁(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1、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同伴的影响不断加强。

但对绝大多数儿童而言,他们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他们的家庭,父母仍然是儿童获得忠告和情感知识的来源。有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人品道德,都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那么,长时间的亲情和监护缺失,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导致流动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情绪变得消极,性格变的孤僻。可见,家庭中亲情的缺失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利影响。

2、祖辈监护的失察

所谓祖辈监护就是指孩子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监护下生活和学习。我们对“隔代教育”也许并不陌生,对“隔代教育”研究的观点也有所了解。其中,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隔代教育”的后果是弊多于利的。有研究表明,我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姑且不说,老人们主观上有什么意图,但客观上祖辈教育行为的失当和教育及监护能力的局限确实造成这一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因素。老人们只能管好孩子的生活,却无力管好孩子的学习,进而造成了老人对孩子生活上无限溺爱,学习上无限放任的局面,从而导致孩子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社会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随着流动儿童的出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但在部分地区的实施仍然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依然出现了当地儿童歧视,嘲笑流动儿童的现象。正如案例中提到的那样,刚入学两周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很敏感的感觉出被“嘲笑”滋味。仅仅这样一个词就在孩子的心理上烙下了阴影,被标上了“我不是本地孩子”的记号。

四、矫正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众所周之,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维一体,缺一不可的。所以矫正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也应该立足于这三个层面去加以考虑。

(一)完善社会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1、加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落实,依法治教。

2、变通执行《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如: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放宽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保证他们有学上,哪怕是受低层次的教育也比不受教育强;其次是保证他们及时上学,每耽误一学期都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同时,要放宽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取消各种繁琐的就学手续,让他们毫无障碍地入学接受基础教育,同时,加强对适龄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监督,对不主动送子女入学的流动儿童家长要给予批评教育。

笔者认为在法律制度上保障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平等性,将会逐渐消除孩子之间的心理歧视和心理偏差,有效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关注流动儿童

1、学校要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档案

学校要在新学习开学时,进行摸底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认真核查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情况,详细记载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及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学习、品德方面的基本信息,实行建档管理。

2、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其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方法和技能,学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强化教师的职责,积极关注流动儿童,在学习上平等对待,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逐步淡化想家的依恋情结。

(三)家庭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1、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父母要承担起监护孩子成长的重要使命

坚持定期与老师沟通,熟知孩子的生活学习基本状况。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并将自己了解的信息用鼓励的方式及时的反馈给孩子。如:告诉孩子近段时间老师说他学习上那些做得很好,那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父母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尽量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求。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用委婉或建议的方式告知孩子有待改进的事情。一切为了孩子,让他健康而快乐的成长与成才,不正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吗?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存在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的心理等诸多问题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