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进入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网!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精彩论文展示

重拾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情怀

2014-06-24 14:20:00 浏览量: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课堂,都重“工具”,而轻“人文”,把本来充满了“人文”之美的语文课上成了技术课。当学生们被训练成彻头彻尾的机器的同时,我们这些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也渐渐缺乏甚至丧失了发现个性的才华和能力。由此,语文的人文性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并且为“工具性”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灵性。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技能;素养

纵观中国的教育,从诗塾到学校,学生一直未能摆脱“分数”的束缚,甚至分数的高低决定着一个青年的命运,为此,教育者们几乎想尽办法,为的是能帮助学生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在分数为先的教育机制前提下,课堂,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主要的习题训练基地,“题海战术”一度被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师生们推崇。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们对此战术的研究热情,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语文课当然也不例外。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被上成了单纯的技能训练课,过分强调语言训练,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师拼命为标准答案辩护,学生拼命向标准答案靠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的古训似乎在我们这些教育者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也很完美。为了突破考试,我们甚至扮演得象职业杀手一样,将知识分条分块,并且交给学生各个击破的方法技巧,在我们享受着成就感,自以为重知识,重教书的同时,却忽略了——其实我们正在严重抹杀语文的人文内涵。学生的分数是越来越高了,可是,他们却成了机械,当灌输停止,他们也将停止运转,甚至没有了发挥个性的空间。叹息之余,我们,是否应该思索——如何才能重拾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情怀呢?

一、善于把握时机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它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概括地说,“人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那么,何谓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我想,它可以是价值,可以是审美,可以是情趣……总之,一切能够反映人类或民族的思想和情感的都可以被称为“人文”。所以,“人文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那么,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教师作为一堂课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善于把握时机。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我们可以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漏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减损学习成效。首先,的不仅仅是语音,还包括听语气、听情景、听声音等等一切,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感知丰富了,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引起自身的情感积累,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和他人的见解。其次,,只有流畅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才能在交际运用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再次,,不仅可以培养语感,更能加强的能力,甚至可以出口成章。而前面三个都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就拿“读”为例,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博大的,深沉的,美丽的,模糊的,有些情感甚至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我们其实不必强求,语文本来就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从而在一遍遍诵读培养语感的过程中,去寻求与作者精神的碰撞。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当学生感悟到了作者灵魂的语言,那么,那些印在教科书上的大大小小的铅字,就不再生涩了。郑逸农说:“语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她是天边飘逸的彩云,她是水中灵动的白鸥。”[3]语文是认知,更是一种感触和感动。当学生因为对文字、文学的畏惧而对作品产生不了兴趣时,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首先需要我们用自己的阅读冲动去感染熏陶学生,将他们引入或是高尚或是平凡;或是广阔或是幽深;或是深沉或是透明的作者的精神田园,让灵魂随着文字缔造的花朵香飘满园,以饱满的热情去咀嚼那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作者一起经历伟大的失败,美丽的哀伤;共享智慧光芒的卓越辉煌,还有心灵上空徐徐飘起的那份诗意和情意……

二、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要做一个成功的“领航人”并非易事,要使语文课充满人文性,必须让自己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让自身散发着人文光彩——敏锐的视角与洞察力,多愁善感的心灵,大是大非面前坦荡沉着的胸襟,还有怜悯、同情和发自内心的大爱,这些都是我们要真正完成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因为,语文,不应该只是一堂简单的应用课,而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精神故乡。一堂充满了“人文性”的语文课,我想应该是一堂引领学生体会、感悟的课,而不是一味地去完成某几个问题的答案。在此,请允许我把语文课比做一场电影,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这场电影里的演员,能否让每个演员都入戏,同影片中的角色同悲欢共命运?那就要看导演的才华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对世事细腻敏感的洞察时刻敲击自己多情的心灵:或是一个快意的微笑,或是一次不经意的蹙眉,甚至是声腺哽咽、眼含泪花,都能够激起学生不期然的共鸣。如此,我们才能以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强大磁场牢牢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觉掌握语文这一项无形的“工具”。

我曾经有引领学生共享这样的一堂语文课: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我带着学生们撑着花花绿绿的小伞,伫立于校园树丛深处的某一个角落,一同欣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当晶亮的雨珠儿滴滴嗒嗒敲击树叶时,我似乎感知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聆听到与余先生同样的声音!除此以外,一次轻松的观摩,一场业余的采访;或者做一个随意的报告,听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都能够帮助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4]的确如此,哪怕是对一草一木的细心观察与呵护,都是一次不错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至关重要。书本是连接作者与读者进行精神沟通的桥梁,而一部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就体现在它所蕴涵的深意或作者的思想情感上。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鼓励学生轻松自在地“入戏”,更能够让学生张开双翅,毫无羁绊地驰骋在想象的星空,进而体验到真正的审美愉悦。试想一下,我们是否曾经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而大发雷霆?是否因为他们未按时完成作业而恨铁不成钢?是否因为自己一遍遍的讲解最后都化作一股清风而抱怨不堪?也许都有过吧!但从这一刻其,请我们收起自己所有的情绪吧,因为任何一次发作,都有可能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远,与其这样,倒不如慷慨地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我们的鼓励,会像前方的灯塔,即使在黑夜中跌倒,他们也不会感到绝望,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鼓励的力量,正一步步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

可事实证明,我们肩上的重任实为艰巨。面对部分学生认知丰富,却能力低下;智慧有余,却德行不足;冷漠有加,却关怀缺失的情况,与考试分数相比,我想,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拥有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并学会感恩更为重要。故此,为师者,以区区大爱之心,教学生以感恩,进而能感动、会生活,此乃教化真正之目的,师者确实之承担也!

语文,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不只是一项工具;语文缺失了“人文”,就相当于我们的民族仅剩一具躯壳,如此而言,仅有“工具”又有何用?所以,语文,它应该是碧空间漂浮的一丝云彩,总惹人爱怜;它应该是群星里骄傲的圆月,常常引人遐想;它应该是于落霞间徜徉的孤鹜,不经意地让人叹惋;它应该是于青云梯上穿行的脚步,几个世纪地让人惊羡;它应该是“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的迷离陶醉;应该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深情怅惘;它应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意气风发;它应该是灯火黄昏,襟袖啼痕;雨打梨花,楼高断魂;沙场豪情,画屏粉泪;它应该是金风玉露的相逢,疏桐孤鸿的寂寞,商女琵琶的哀怨,男儿吴钩的会意…这就是语文的人文美,期待着语文的人文光华能照进更多年轻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著,《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月版

2.袁立著,《易经》,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月版

3.郑逸龙著,《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8

4.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哈尔滨出版社,20069月版